在農村,本來期望著能改變生活,卻不想最后連最基礎的拆遷補償都未能拿到。這也正是由于農民朋友們對于拆遷的很多流程、條款等信息都不熟悉,往往處于弱勢,而拆遷方又恰恰利用了這些信息的不對稱。那么,如何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多拆遷補償呢?看邯鄲山翔拆遷公司怎么說。
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能提早做好各方面準備!掌握這些技巧,完全可以獲得較高的、更合理的拆遷補償。
1、拆遷項目摸底 拆遷前,一定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,拆遷項目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維度:
§ 拆遷主體是誰?項目規劃內容是什么?
§ 拆遷期限?規模?
§ 施工工期多久?目前實際拆遷進度如何?
§ 拆遷方和其他跟自己情況差不多的被拆遷戶怎么談的?
注:以上內容拆遷征收時,征收方往往會混淆主題、模糊事實等,以達到最低補償、最快拆遷速度為目的,而這也是拆遷戶維權整理的點,因此拆遷戶在拆遷
開始前必須足夠熟悉和了解以上內容。
2、切勿隨意簽字
很多拆遷方都會給拆遷農戶送來很多資料,這時候農民朋友千萬不要隨意簽字。有時候一個字的差別也能影響一整個文件。所以在沒有透徹地了解整個文件的具體內容之前,千萬不要簽字,不然等到文件有了法律效力,農民朋友再想改就來不及了。
拆遷協議里比較重要必須明確的內容有:
第一、補償款的總金額及各項補償內容的具體明細,如果存在廠房出租的情況,這個各項補償內容的具體明細就尤為重要,這涉及到雙方以后分割拆遷補償款的份額確定。
第二、補償款的支付時間及支付方式。
第三、安置房、安置土地的面積及具體位置、土地性質,因為地理位置決定了土地的區位價值,土地性質是住宅、工業還是商業也直接決定土地的價值,如果雙方在合同中沒有明確的約定,在實際履行中很容易產生糾紛。
第四、如果簽訂補充協議,補償協議上的內容必須合法,與主合同條款不沖突,如果對主合同有重大改動,須明確約定以補償協議約定為準。
3、千萬不要提交權屬證明原件 一些拆遷人會借機索要房屋產權證、土地使用證等重要的證件,很多被拆遷人不明所以,稀里糊涂的就將證書的原件交給了拆遷方。
一旦發生糾紛或者需要法律維權,就會造成巨大的阻礙,有的被拆遷人甚至會因此而喪失訴訟的機會。權屬證書是公民享有合法財產的重要證據,千萬不可輕易交出,一定要留在自己手中。
小妙招:
(1)對于年代較近、證件保存完好的,被拆遷人要將相應的不動產權證書找出,并通過復印、掃描、拍照攝像等方式留存相關證據證明材料;
(2)對于房屋土地本身,被拆遷人可以做好拍照錄像工作,證明拆遷開始前房屋土地的四至、狀況等重要信息。
(3)在拍照錄像時最好可以開啟攝錄工具的時間標記功能,或同時將政府官網的日期時間顯示攝錄進去,并將房屋土地周圍的地標性建筑物也攝入畫面,達到更好的證明效果。
(4)對于年代久遠或因歷史、政策變動等原因缺少相關權屬證明文件或許可性文件的,被拆遷人可以提前向相關部門咨詢了解相關管理情況,如果需要辦理補正手續的,及早辦理;對于不需要補辦手續的,盡量獲取相關部門作出的紙質證明,或對工作人員的口頭回復進行錄音等保留證據。
4、補償報價需謹慎 初次見面拆遷方常見問題:“想要多少錢啊?”,“有什么要求啊?”之類的問題。如果你以為這只是在協商,那你就錯了。其實是為了打探你的心理價位,從而針對你的報價,來制定對付你的策略。
在這個時候如果簡單的把自己的價報給了對方,話一出口,你就已經輸了,因為拆遷方已經知道了你的底線。面對這種情況,一定要沉著冷靜,判斷時機。時機未到時盡量少開口說話,以免喪失獲得高補償的機會。
5、堅守陣地-絕不搬家 很多人常有的“怕麻煩、不愿計較”即使即使不滿意補償數額、拒絕簽訂補償協議,面對已經施工的臟亂差的環境,也會提早搬遷。如果被拆遷人盡早的搬走,拆遷人據此可能會大大降低支付的補償款。另外,如果被拆遷人不在原地居住,極有可能失去第一時間了解新拆遷信息的機會,在拆遷過程中陷入不利的地位。
其實,要想獲得更多的補償款,更重要的就是細心,在現在信息這么發達的年代,稍微上網一查,一個電話咨詢,拆遷方的小心思都會露出馬腳。 |